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注重知行转化,推进中医药健康教育

2017-10-19 15:38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中医药的健康教育,应该由国家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实施机构,搭建好相应的平台,构建中医药的健康教育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整个大健康的教育体系中,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健康教育要注重知与行的转化,即把中医药的基本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老百姓,并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中医药健康教育要求施教者必须对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知,受教者则主要通过理解而提高自身的依从性,通过遵从和执行而维护自身健康。

  健康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健康教育是基于中医学术思想所进行的健康教育。中医学术体系发源于远古对生命现象的观察、研究、总结,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蕴含丰富的日常生活保健知识和方法。中医学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在尊重个性前提下归纳共性等,具有极好的普适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研究,促进中医文化普及应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利国而惠民。

  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系统工程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这说明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政府卫生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政府及个人医疗费用,缓解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社会矛盾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可见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也是社会事务的专门领域,关乎国计与民生。无论是政府卫生事务机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都需要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健康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医药的健康教育,应该由国家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实施机构,搭建好相应的平台,构建中医药的健康教育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整个大健康的教育体系中,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优化服务产品 扩大受益人群

  通常认为,健康教育起源于口口相传的养生治病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医者需要向患者讲解关于疾病治疗所需要的配合,如生病原因、服药方法、饮食宜忌、症状转归等。患者为早日康复,比健康人群更愿意获取防治疾病的知识,甚至会主动询问。这就必然形成健康教育主要在医患之间进行的习惯性认识。

  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徤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渥太华宪章》提出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之一是调整卫生服务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首先要转变观念,即确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要明确人的需求有差异;再次根据前两条的要求,调整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方式。

  促进健康既是个体行为——发展个人技能,又是社团行为——强化社区性行动,还应该是政府行为——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因此,中医药健康教育应该面向社会不同群体,并各有侧重。换言之,中医药健康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应该设立职能机构,持续开展专题研究,重点发掘中医学整体观、治未病理念、扶正祛邪方法独到的促进健康效能,创立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健康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应分别为组织管理者、施教者、受教者提供不同的教本,并不断优化服务产品,扩大受益人群。

  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处于成熟阶段,表现在:其一,政府与群众有广泛的共识——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二,总结出实用的教材,形成独立学科,并在实用中不断完善;其三,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使健康教育知识能有效传播;其四,组建了一支高效的教学团队,能够根据不同人群展开不同方式的教学。这些无疑可以成为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借鉴。当然,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分散型的健康教育活动,都会朝着推进学科体系发展聚合力量。中医药健康教育可以说从中医诞生之日就开始了,并逐渐形成对大众养生防病的生活指导,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饮食有度,春捂秋冻,胃不和则卧不安,欲得小儿安需带三分饥与寒……这些养生经验经过千百年传承应用且简便易行,如果更多的社区、社团都能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教育,必定会加速中医药健康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将中医药健康知识 转化为良好生活方式

  中医药健康教育要注重知与行的转化,即把中医药的基本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老百姓,并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考量受教者是否遵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减轻患病。中医药健康教育要求受教者具有健康自我管理的能力,这要求施教者必须对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知,向社会传达正确而客观的保健知识和适合不同个体的实施方法,受教者则主要通过理解而提高自身的依从性,通过遵从和执行而维护自身健康。

  健康教育由于受众面广,切忌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加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中医药健康教育数字化势在必行。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于2014年发布,可以作为全国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指南,使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规范化、系统化。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可借鉴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出健康知识专栏、开展健康知识调查等,同时结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基于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渠道,可以设计面向全社会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网络系统,把健康知识交给大众,给出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模式,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行。

  将健康教育的科学精神转化为受众科学生活的行为方式,研究开发全面指导不同地区、不同体质、不同疾病易感人群,不同慢性病种人群的日常起居防病和调养方法。践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将保健知识转化为大众获得健康的能力。可建立全面的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体质、病史、药物过敏史、亚健康表现、生活习惯等。采取从日常生活中坚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问题的原则,从良好习惯、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健养生等多个方面,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案体系,进行日常生活行为指导和管理,通过科学生活改善健康问题。不少疾病是多年不良生活方式的后果,通过生活方式增进健康也需要持之以恒。采取个人健康电子档案模式,将有利于培养行为习惯,这种尝试对于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