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春多风,春阳属肝,其性生发!初春时节吃好喝好助健康

2022-03-06 14:56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 孙伯青

  中医讲究时令,调补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认为春多风,春阳属肝,其性生发。如今已到寒尽迎春的时节,人体阳气开始生发。中医养生的要点应以调肝以助阳气初生及防风御寒为主。春季流感多发,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尤其重要。在做好综合调护的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健康饮食,以理肠护胃、健脾疏肝、扶助正气。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健康饮食“五要”

  适当食“辛”以通阳

  当下时节最宜食味辛性温之物,起通阳祛寒、暖中除湿之功,既可顾护人身正气、驱邪防病,又能顺应阳气初生,让人体气机与大自然的阳气协调平衡,为适应刚刚来临的春天打下基础。如可多吃葱、姜、蒜、韭菜等,不仅能祛阴散寒,还有杀菌防病的功效。葱含有的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大蒜含有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能杀灭多种病菌,提高免疫力;韭菜更是初春时节养阳的佳品,不仅有调味、杀菌的功效,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等,营养丰富。再如,香菜、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佳品。需要提醒的是,有被咽喉干燥、口气重、便秘等内热症状困扰的朋友,不宜过多食用味辛性温食物,可适当吃点养阴润燥之品,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进食坚持七分饱

  有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若饮食不节制,吃得太饱就会损伤脾胃功能。中医提倡成人也要“三分饥和寒”。有研究发现,健康长寿的饮食方式是坚持进食量减1/3。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注意总量的控制,以七分饱为宜。

  青菜豆腐保平安

  早有“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说法。过食荤腥油腻会助湿生痰,更容易出现上火、便秘、过敏等身体不适症状。新鲜蔬菜营养丰富,豆腐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作用。亲朋小聚时更要注意不要放纵,应减少肉食,多选择应季的新鲜蔬菜和豆制品。

  清淡减盐要牢记

  重盐、重油、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盐分和油脂摄取过多会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烹饪时应尽量少油少盐,菜肴以水焯、清蒸为主,多采用蒸、煮、汆及凉拌的方式。外出赴宴时,油腻的菜肴入口前尽可能先“过水”,以有效降低盐分、脂肪的摄入。

  以茶代饮更健康

  俗语说“茶乃百病之药”,茶叶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常见的药茶,如神曲茶、山楂大麦茶等,可用于治疗食积停滞等症。平日里可不妨以茶代饮,以茶代酒,更有益健康。李时珍曾言“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可见饮酒必须节制,尽量少饮或不饮。

  食疗方推荐

  下面推荐两道药膳,正适合初春时节食用。

  山药扁豆排骨汤

  材料:鲜山药200g,太子参10g,炒白术10g,白扁豆15g,鲜黄豆芽100g,猪排骨300g,姜、葱、盐、料酒等调料适量。

  做法:鲜山药洗净去皮切块,黄豆芽洗净,干白扁豆用锅炒至微黄,太子参、白术清水清洗,并与炒过的白扁豆一起浸泡约2小时。猪排骨洗净剁成小块焯水。全部食药材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9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料中山药调养脾胃,补肾益肺;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固表;白扁豆补脾益胃,和中化湿;黄豆芽补益气血,利湿除痹;猪排骨,性平、味甘咸,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诸味食药材合用,具有健脾醒胃、扶正祛湿的作用,对脾虚运化失健、精神不振者特别适宜。

  韭菜糯米鸡蛋粥

  材料:韭菜100g,糯米100g,鸡蛋2个,食盐适量。

  做法:韭菜清洗干净,切碎末备用。糯米洗净,约浸泡2小时,倒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成蛋糊。糯米粥煮至黏稠时,将蛋糊转着圈淋入锅中,煮至蛋花飘起即倒入韭菜末,并加适量盐调味,搅拌均匀即可出锅适温食用。

  功效:春天自然界万物生发,韭菜又叫“起阳草”,可以帮助人体补充阳气,有健胃、提神、强肾等作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纤维素。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的效用。糯米补脾暖胃,益气养血。三者搭配,共奏补阳滋阴、益气健中之功,初春之时,男女老少皆宜食用。